周天黎书画鉴赏小记
发布时间:2008-09-16

(原刊19878月号香港《明报》月刊)

 

 

 

当今的中国画坛,酷似一个大竞技场,孰优孰劣,观众自有一番评介。门派偏见,论资排辈、无病呻吟、哗众取宠等等世俗的行为,其实和真正的艺术与艺术家完全是两回事。是真金不管尘沙怎样掩埋,终有一天会灿耀光辉。在大陆“文革”中“牛棚”拜师学艺,嗜画如命,在雨雪风霜中历尽坎坷,但自强不息的书画家

 

作品耐看  风格新颖


周天黎的中国书画有不同凡俗之处,有一股吸引人的艺术魅力,令你越看越爱看,越看越耐看,其奥妙究竟在哪里?就在于画家功底深厚,重视传统而不泥于传统,不断探索追求,独辟蹊径,以新颖的艺术手法表现中国花鸟画,使作品充满着强烈的时代气息,她“不飞空中耀目,只顾默然前行。”脚踏实地地走过一条常人难以企及的道路。作为周天黎书画作品的钦慕者,我愿意把我近几年来读她字画的心得写下一点摘记,供同好参考。


周天黎画坛成名,可以说是天才加勤奋。开头她也和常人那样,按中国书画的规矩循序渐进。先是大量临摹古代优秀模板,并请名师指导。她系上海人,家学渊源,有机会观赏与临摹古代很多精品模板。如八大山人、陈老莲、李北海、明代四王、清代三吴等书画,她都作过认真研究和揣摩,不为一家一派所束缚,有所取舍,并十分重视深入生活,以摄取造化为指归。更为难得者,是周天黎还苦心孤诣学习西洋画。她知道西洋画的素描是基础,只有扎实的西洋画基本功,才能更有中国画准确的造型能力和色彩观念。如果西画的素描、色彩是“骨”,则中国画的“神”才能得到充分表现。骨坚则神驰,基础扎实,则艺术的殿堂更能辉煌。这方面,周天黎比别人有得天独厚的地方。她七十年代的素描《老教师》和浮雕作品《戴维》,就得到英国美术界的很高评价,认为“准确地抓住了外貌特征,突出精神气质和思想感情。”


另外,周天黎一直悉心临摹王义之、米芾、欧阳询的书帖,逐渐变法,脱颖而出,所作书法,楷草兼能,古趣盎然,走笔龙蛇,气魄豪迈。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先生在评论周天黎画艺的文章中也指出:“女士深知中国书法和绘画的血缘关系,她刻苦致力于王、米等古代大书法家风格的探讨。书法增加了她的绘画的艺术深度,使她运笔纵横,线条豪迈有劲,墨气淋漓。”

洋为中用  法自我立


当然,如果在艺术上光沿袭前人的作品,依样画葫芦,踩着传统的脚印走,只能成为一般平庸的画家,甚至沦为画匠。周天黎是有抱负、有追求、有远见的艺术家,她不满足照前人那样画,她要突破,要创新,要跃入新的境界。于是,她远赴英伦研究深造。当她参观了欧洲很多名驰天下的博物馆、艺术馆后;当她学习到很多西洋技法并从西画的色彩、块面、构图中得到很大的启迪后,她的艺术视野豁然开阔了,画风出现很大的变化。她坚持洋为中用,法自我立,大胆地把一些中西绘画技巧结合在一起,得到水乳交融的效果,真正达到了“用墨设色富有质感,浓淡水晕,各取其宜,表现出物体内在的气质和生命力。”


许多中国画家在画的立意方面一向忽略,只求真实地描摹山水、花鸟、人物的自然形态。然而,作为一个拥有相当笔墨功夫的画家,如果不抒真情,游戏人生,很容易走上玩弄笔墨技法、为形式而形式的道路上去的。我们在周天黎从英国深造回来后创作的《嫉》、《不平》、《顽石为邻》、《邪之敌》等富有内涵的作品里可以看出,她的艺术追求已是“顿悟有清知变,大胆叛前贤。”不但画风奔放,个性鲜明独特,而且格调清奇,意境深邃。女画家在自己的作品里凝聚着深沉的思考,倾泻了强烈的爱憎,表现了对真、善、美的执着追求。画面里看不出取媚于人的地方,完全没有甜俗、陈旧之感。《嫉》里那妒火中烧的野雀,《不平》里那暴戾凶残的鹰隼,《顽石为邻》里那清艳的五彩牡丹,曾引起多多少少人士的感触和共鸣呵!我想这也是她作品奇峰突起、震动中外画坛、引起社会广泛瞩目的原因之一。


但是,周天黎并不就此满足。她既要注意经营作品里深刻隽永的主题思想,更要追求一种洒脱自然、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。笔者了解到,她一趟又一趟去大自然中体验写生,无数张萱纸在她笔下流过,有时甚至到达如痴如狂的地步。动如奔腾激流,一天站着连续作画十多个小时,还不畅怀;静似纹丝不皱的湖水,沉寂无声,思绪却深深地陷入反省之中。她无数次在梦中惊醒,在幻灭的意念中逮住灵感。甚至搭飞机时,机舱外形状古怪、变化多端的云块,都会引她突发奇想,带来创作冲动。终于,那深厚的功底,中西的学识,二十多年的实践,加上多方面的修养,全化为心胸的一腔激情、一片纯熟的艺术技巧,入纸丹青,驱遣情志。这就是她在一九八六年下半年起创作的《生》、《秋风》、《夏雨》、《枇杷熟了》等一系列作品。

形神兼备  飘逸洒脫


这些作品给人的印象实在太强烈了,真觉得女士似乎从艺术的“必然王国”跃入了“自由王国”,有一种出神入化的艺术震撼力。这些作品不追求形似,而追求神似。形象上采取了一些变形手法,往往寥寥几笔,用线条勾勒了一下,用墨彩点缀几滴,一个鲜明的形象就跃然纸上。周天黎的这种略有变形的中国画,与中国传统写意中如青藤、八大那样的变形并不同,它更富有立体感和色彩感,并有一种飘逸洒脱的风韵和超物的天趣。这正是和谐地溶汇了中西方画艺精髓的结果,也是泥古的中国画所达不到的。作品立意上已不像前一阶段那样刻意雕琢,而是追求一种哲理的寓意。它的含义更广泛、深远,也更具多义性。人们可以以自己的美学修养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。哲理,是艺术与思想的最高境界,女士所追求的也是这个境界吧。


(作者薛家柱为国家一级作家。)

 
作者:薛家柱
 


周天黎(香港)艺术工作室制作 版权所有@保留所有权利 :浙ICP备2021033732号
美术馆地址: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后街8号 电话:13806763741 13506758504 电子邮箱:arthkk@163.com